數據智慧. 人力動態
報紙印刷; 印務代理; 出版及有關活動; 書報及期刊批發和進出口貿易 ... 顯示 較多較少
覆蓋: 1. 印刷媒體業 - 報紙印刷(受版權保護) - 作業印刷(包括沒有出版的報紙、雜誌的專項印刷) - 印刷 - 紙盒和紙袋的製造 - 印務代理 - 印刷供應商和金屬罐印刷公司 - 學術機構的印刷部 2. 出版業 - 報紙出版 - 出版 - 書報、期刊及報紙批發 - 書報、期刊及報紙進出口 - 指定機搆的出版部
人力調查
2020年 提示
技師/管理 提示
01623
技術員╱督導 提示
06316
技工 提示
06134
非技術工人
0701
總數
014774
00
空缺率: 0.0%
064
空缺率: 1.0%
059
04
空缺率: 0.6%
0127
空缺率: 0.9%
所有百分比均四捨五入至最接近的0.1%。
05
056
流動率: 3.5%
0170
流動率: 2.7%
0375
流動率: 6.1%
經理
01671
主任
02953
技術人員
05226
09850
06
空缺率: 0.4%
017
0109
空缺率: 2.0%
0132
空缺率: 1.3%
013
045
0159
流動率: 5.4%
0298
流動率: 5.6%
48.9%學士學位
22.4%中四至中七
42.2%文憑/證書
37.6%中四至中七
53.2%中四至中七
93.0%學士學位
51.9%學士學位
39.5%副學位
43.0%文憑/證書
第一
應徵者缺乏相關經驗
第二
應徵者並無相關技能╱知識
第三
應徵者認為附帶福利欠吸引
應徵者認為薪酬欠吸引
每年平均增長
0-2.0%
2020
實際
014196
2024
預測
013119
註: (1) 數字指僱員及空缺數目(非技術工人除外)。 (2) 人力預測是基於過往人力調查所得的數據,以及考慮市場的長期趨勢、行業的技術發展及其他社會經濟因素。
0-0.4%
09982
09823
行業轉型配合科技主導的生活型態
在新冠病毒疫情及行業整合的影響下,2020年的調查顯示了印刷媒體及出版業最新的人力變化。儘管近幾年行業整體人手減少,但仍朝著技術提升方向邁進,特別是在工業4.0、電子商務、數碼印刷、電子出版和電子學習等領域,配合大眾追求更為科技主導的生活。
印刷媒體及出版業數碼化
隨着科技的急速發展,加上資訊爆炸,印刷媒體及出版業須調整業務策略,推行數碼轉型,培育一支精通數碼化、工業4.0、電子商務及資訊科技系統的科技專業團隊,以提高競爭力和增強可持續性。 為應對最新的數碼趨勢,政府、企業和培訓機構需積極參與和培育人才,以支持人才發展。因應印刷媒體和出版行業不斷採用新技術,員工和年輕畢業生必須培養相關技能和商業思維,以便在這個急速發展的領域把握機遇。
會計業
先進製造業
汽車業
銀行及金融業
美容及美髮業
建築、土木工程及建設環境業
飲食業
機電工程業
電子及電訊業
時裝及紡織業
健康護理及保健業
酒店業
創新及科技業
保險業
珠寶及鐘錶業
海事服務業
媒體及傳訊業
商品貿易及電商業
房地產服務業
零售業
保安及紀律服務業
旅遊業
運輸及物流業
AI技術正在各個方面徹底改變媒體和傳訊行業,其中重要的應用包括提供個人化的資訊、分析消費者數據和預測他們行為,使媒體機構、營銷人員和廣告商能夠更有效地瞄準受眾。在數碼媒體制作、廣告、公關和市場傳訊方面,也可利用AI工具用來提供設計建議、生成故事圖片、製作腳本及編寫文章。雖然AI能夠提高創造力和效率,但也存在潛在的版權和法律問題。而人類的創造力、原創性、情商和同理心所衍生的價值,都是AI無法完全取代的。學院和培訓機構應該了解從業員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風險,例如當地的道德標準和法規,在AI培訓課程中教授如何處理。而從業員亦應自主學習,隨時了解媒體和傳訊領域中AI的最新發展。
各行業近年於業務上的數碼轉型速度大幅提升,特別是在電子及電訊業。 許多公司於其業務營運、產品及服務中,都加強借助新型數碼工具,加快數碼科技的應用。鑒於客戶對數據分析服務、定制人工智能及物聯網解決方案等的需求不斷增加,部分電訊公司拓展其核心業務,從「電訊營運商」擴展至「科技公司」。新的業務模式不僅有助推動其他行業的數碼轉型,還將為電子及電訊業創造新商機及服務價值。
運輸及物流業受到疫情的嚴重打擊,與2018年相比,行業整體人數下降5.5%。 雖然貨運界別相對穩定並錄得2.7%的溫和增長,但客運界別則有19.6%的負增長。超過60%的受訪機構表示,在過去12個月裡,他們在各個工作職級都面對招聘困難。另一方面,雖然香港正朝著復常的道路前進,大多數受訪機構仍傾向在未來計劃中加強降低營運成本和精簡組織架構的措施。
行業仍然受到新血不足(特別是遠洋輪業及本地船舶業)以及高端海事服務專才短缺的問題困擾。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宣佈將向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再度注資2億港元,業界及培訓機構宜向當局建議各種新方案,以善用基金吸引更多學生修讀海事課程,以及鼓勵年輕從業員取得更高資歷,藉以建立更強大的人才庫。
在疫情過後世界逐漸復常之際,國際時尚品牌和製造商均期望盡快回復銷售和生產,為反彈做好準備。香港作為全球時裝採購樞紐,從業員要做好準備,以面對設計和生產中數碼科技的應用、消費者對 ESG 的期望,以及進一步推動時裝紡織業電子商務。有志投身行業的年輕一代,更應放眼全球,並了解大灣區的機遇,包括其龐大市場和對優質產品的需求。
製造科技業受業界人才短缺困擾已久。移民潮導致專業和技術人才外流,加上製造行業人才庫補給不足,年輕人對投身及留在行業興致不高,令人才供應困境雪上加霜。隨著傳統製造業努力推動數碼化轉型,先進及智能製造是未來的行業趨勢,業界及培訓機構需要攜手推廣先進製造業及相關職業專才教育路徑,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行;並鼓勵僱主及僱員多善用政府資源來培養人才及提升技能,裝備高端技術,成為先進製造專才。
保安服務業的僱員人數從2018年的121,988人增加到2022年的129,921人,增長6.5%或7,933人;增長最多為保安公司(+6.6%;+7,640人)。就職級而言,保安和技術人員增幅最大(+3,110名僱員),管理/專業級別也有顯著的百分比增長(+82.1%)。行業的空缺率為5.7%,比上次調查時增加1.3%。此外,在過去12個月內進行招聘的僱主中,有62.4%因勞動力短缺而遇到了困難。 行業出現了長期的人力短缺及招聘困難。
房地產科技的興起,驅使房地產市場運用創新科技發展新的數碼化產品及服務,以提升客戶體驗及作出明智的投資和物業管理的決策。人工智能、沉浸科技( AR、VR) 、 物聯網(IoT) 、大數據分析、區塊鏈及無人機等是主要的房地產科技趨勢。然而,香港房地產科技的發展仍處於初步階段,面對著科技急速發展的勢頭,當中的増長正預示著未來巨大的機遇,未來業界對擁有強大數據分析能力、能應用房地產科技提供具靈活性和創造性的業務解決方案和客戶體驗的人才會很渴求。
政府宣佈的《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為香港在2050年實現車輛零排放的未來定明了方向。雖然電動車在本地市場急速冒起,但現時市場主流的燃油車仍存在龐大的維修需求。在商用車方面,本地的專營公共巴士公司,亦陸續引入將電動巴士及氫能巴士,使本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更多元化。機電一體化是未來大勢所趨,汽車業需要這方面的人才,令新能源汽車可以持續在本地發展,而培訓課程亦要配合業界需要,讓從業員有效掌握當中的專業技術。
立即訂閱
本人同意透過上述提供資料定期接收行業更新資料(例如新出版報告、活動)。本人明白可隨時電郵vtc_mps_stat@vtc.edu.hk取消此項服務。
感謝您的訂閱
印刷媒體及出版業
我們使用cookies來增強你瀏覽本網站的體驗。詳情請參閱我們的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