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智慧. 人力動態
各類貨品的出入口和批發
人力調查
2020年 提示
“商品貿易及電商業”舊名稱為“出入口及批發業”。新名稱自 2023 年 4 月 1 日起生效。
出入口
0292,618
批發
033,346
總數
0325,964
01,659
空缺率: 0.6%
0568
空缺率: 1.7%
02,227
空缺率: 0.7%
所有百分比均四捨五入至最接近的0.1%。
013,464
流動率: 4.6%
02,160
流動率: 6.4%
經理
69.4%學士學位
主任
41.3%文憑/證書
30.3%學士學位
文員/輔助人員
69.6%中四至中六/七
49.8%六年至十年以下
25.3%三年至六年以下
77.5%三年至六年以下
66.9%一年至三年以下
58.2%學士學位
44.3%文憑/證書
28.9%學士學位
55.7%中四至中六/七
41.2%六年至十年以下
39.2%三年至六年以下
77.2%三年至六年以下
69.7%一年至三年以下
第一
應徵者缺乏相關經驗
第二
應徵者並無相關技能 / 知識
第三
應徵者未具相關學歷
應徵者在市場上有很多選擇
每年平均增長
-04.7%
2020
實際
0294,277
2024
預測
0242,504
註: (1) 數字包括僱員及空缺數目。 (2) 人力預測是基於由行業相關的經濟指標所建立的統計模型。這些經濟指標反映行業在本地經濟,人口和勞動市場的重要變化。
-03.5%
033,914
029,434
註: (1) 數字包括僱員及空缺數目。 (2) 人力預測是基於過往人力調查所得的數據,以及考慮市場的長期趨勢、行業的技術發展及其他社會經濟因素。
數碼應用技能配合行業發展
疫情危機加快了科技應用和實施,促使行業巨變。在疫情期間推行的防疫及社交距離措施的刺激下,電子商貿的需求急劇上升。疫情亦加速了企業對企業以數據驅動決策的網上貿易,不再依賴傳統的單對單銷售模式。預期全球市場的電子商貿增長動力將更為提升。
推行數碼化計劃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的大流行及中美貿易的衝突升級,企業必須逐步提升其適應能力,推行數碼化計劃及探索拓展美國以外的市場,尤其已與香港簽訂自由貿易協議的國家,例如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ASEAN)各國。此外,為了適應數碼化年代不斷變化的營商環境,市場對數據分析、數碼營銷、電子商貿、電腦程式編寫、項目管理方面的專才需求,將繼續增長。
保安及紀律服務業
旅遊業
運輸及物流業
會計業
先進製造業
汽車業
銀行及金融業
美容及美髮業
建築、土木工程及建設環境業
飲食業
機電工程業
電子及電訊業
時裝及紡織業
健康護理及保健業
酒店業
創新及科技業
保險業
珠寶及鐘錶業
海事服務業
媒體及傳訊業
印刷媒體及出版業
房地產服務業
零售業
我們使用cookies來增強你瀏覽本網站的體驗。詳情請參閱我們的隱私政策。
香港的運輸及物流業在快速的技術發展和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中正經歷重大轉型。行業面對未能吸引年輕人才和勞動力短缺的挑戰,尤其是隨著勞動力老齡化和對前線崗位的高需求。數位工具、自動化、數據分析和網絡安全方面的專業知識日益重要,與傳統運營技能並重。經濟不確定性、電子商務的增長、粵港澳大灣區融合、基礎設施發展等正在重塑工作崗位和培訓需求。本報告提供了全面的建議,重點包括人才技能、提升行業吸引力、技術適應的要求,以及現代化教育和培訓方法,以滿足行業邁向數位化和互聯的環境中不斷變化的需求。(中文版報告將於稍後上載)
珠寶、鐘錶及眼鏡業正面臨不同的挑戰,過去數年錄得人力下跌,惟行業正面臨僱員老化,青黃不接的問題。要有效支援行業的長遠發展,行業仍需要有穩定的新血加入,同時亦須積極發掘及把握新機遇。政府宜培養年青人的藝術素養,推廣匠人文化及職專教育以吸引人才;業界宜善用政府資源開拓新市場,把握ESG機遇,進行綠色轉型;教育院校亦宜加強學生的實務培訓,培養他們的全球視野及數碼營銷知識。
經過數年疫情的負面影響,美容及美髮業僱員人數仍大致保持稳定。然而,業界依然面對不同挑戰與機遇。挑戰方面,國內實施更多便利港人北上消費的措施,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行為。由於行業希望爭取在最短時間復甦,美容從業員的需求大增,導致人力競爭加劇。此外,「共享工作室」的興起雖然改變了行業的營運模式,但同時吸引更多從業員以自由工作者或兼職形式加入,為行業帶來新機遇。這概念正符合年青一代選擇職業和工作的喜好。近年,一些消費者更重視產品的成份及配方,和關注環保和可持續產品。業界需要調整策略以迎合市場需求。
受到疫情後經濟方面的挑戰和消費者行為演變的影響,零售業正在經歷重大轉型。電子商務的加速發展,突顯有效的全渠道(Omnichannel)零售策略的需要。零售業技術人員短缺,亦對行業增長造成了重大障礙。為了應對這些挑戰,零售商與培訓機構必須緊密合作,開發相關培訓計劃,使員工具備未來所需的基本技能。僱主和員工應利用政府不同計劃進行人才培養和技能提升。採納先進的零售科技並掌握全渠道策略,將對行業的長期成功和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香港銀行及金融業正處於轉型的關鍵時刻。儘管業界仍維持其作為主要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但在適應全球金融格局變化過程中需要克服一些挑戰。影響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經濟週期、持續的人才短缺、不斷完善的政府政策及加速的科技進步。業界殷切需求與金融科技、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分析、財富管理和風險管理等新興領域相關的專才。除了即時的人才需求外,業界還須應對數碼轉型、企業層面的合規整合及大灣區專業知識等挑戰。本報告審視這些挑戰,並提出策略性建議,以促進數碼化及可持續發展轉型、加強僱主品牌以吸引年輕人才,以及發展面向未來的銀行及金融教育課程。
在急速的科技發展和不斷演變的市場環境下,會計業正經歷重大的人才轉型。隨著市場需求的轉變,業界在吸引年輕人才和維持富有經驗人才方面正面臨挑戰。除了傳統的會計專業知識外,業界對人工智能、數據分析、雲端運算和自動化工具等專業知識的需求與日俱增。此外,不斷優化的監管框架、可持續發展報告要求和諮詢服務需求正在重塑會計業的職位和技能要求。本報告提出全面建議,涵蓋人才發展計劃、行業形象革新策略、科技應用與專業發展需求,以及現代化教育培訓方針,以配合業界在數碼轉型的商業環境中可持續發展。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技術進步及可持續性趨勢的興起,房地產服務業正經歷重大的變革。在香港,老齡化人口的增長為發展適合老年人的住房帶來了新機遇,並迫切需要針對老年護理的專業技術培訓。同時,房地產科技(PropTech)不僅提升了運營效率,還增強了租戶的滿意度,並突顯了人際互動在建立良好關係中的關鍵角色。此外,環保實踐,如節能技術和可持續建築認證,正逐漸普及,並為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新的職位機會。因此,平衡技術、人員協作和環保倡議,對於打造高效的房地產服務業至關重要。
在當前快速技術演變的環境中,科技進步正以空前的速度重塑各行各業。國家策略和政府倡議在培養人才及確保全球科技領域競爭力方面至關重要。隨著數位領域的持續發展,各行業必須主動擁抱新興技術,以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保持其相關性與韌性。對於人工智慧、雲端基礎設施、資料分析及網路安全等領域的科技專才需求激增,導致人才競爭加劇。為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立足,公司必須實施有效策略,以吸引和留住能夠駕馭新興技術的熟練員工。透過投資於再技能和提升技能的培訓計畫,並培養終身學習的文化,公司可以在創新前沿持續保持領導地位,並在全球競爭市場中持續卓越。此外,充分利用香港的獨特優勢,包括其具競爭力的教育機構和戰略性地理位置,將有助於增強該地區的創新生態系統。這種積極的做法不僅解決當前的人力資源挑戰,還為未來的技術變革做好準備。
保險業正受到大灣區整合、科技進步和監管變化三大關鍵因素推動所帶來的影響。市場趨勢顯示,業界對於各領域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尤其是大灣區機遇加速了前線銷售人才的需求增長。同時,精算、數據分析和資訊科技等後勤部門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持續攀升。新的監管措施,如風險為本資本制度(RBC)和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17號(IFRS 17),迫切需要風險管理和會計專業人才。保險從業人員在數據分析、網絡安全和跨文化溝通等領域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培訓需求主要集中在新興技術和保險科技應用的能力、複雜領域如家族辦公室服務和監管合規的專業知識,以及如何提升客戶服務能力以應對日益複雜的市場。這些發現強調了針對性培訓計劃和業界與教育機構合作的重要性,以因應保險業持續發展及數位轉型所需的人才發展。
本港的媒體及傳訊業在正處於面對著充滿挑戰和機遇的局面。最主要的挑戰是合資格人才短缺,影響了新聞、廣告和公共關係界別的招聘。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整合帶來了風險和回報,企業需在創新和風險防範之間保持微妙平衡。儘管如此,行業仍充滿機遇。政府提出的《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及擴建會議和展覽設施等措施,可推動行業的發展。新媒體平台興起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有助推動創新和提高效率。 電影和媒體製作機遇,再加上對ESG營銷需求的增加,突顯了行業在應對市場動態和消費者偏好變化中擴展和演進的潛力。因此,行業需要具針對性的培訓計劃,以應對人才短缺和技能差距。專業培訓如涵蓋人工智能整合、數碼媒體平台、ESG營銷和業內專業技能等,將更為重要,以裝備專業人士在這個充滿活力的行業蓬勃發展。
立即訂閱
本人同意透過上述提供資料定期接收行業更新資料(例如新出版報告、活動)。本人明白可隨時電郵vtc_mps_stat@vtc.edu.hk取消此項服務。
感謝您的訂閱
商品貿易及電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