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展望
《2024亞洲零售展望報告》指出,亞洲零售商面臨全球經濟因素、地緣政治緊張及消費者對定價、服務和產品質量期望上升的挑戰。在香港,零售商受到本地消費者出境旅行、訪客回流緩慢、高營運成本及貨幣貶值的影響,2024年的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預測修訂為2.5%-3.5%。2024年上半年零售銷售額出現雙位數下降,本地在線銷售也略有減少。預計新的法規和高成本將在2025年進一步增加營運支出。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勞工處於2023年9月啟動「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允許超過2,400個零售職位的申請,以滿足行業勞動力需求方面邁出了積極的一步。
中央政府已將內地居民訪港的免稅額度從人民幣5,000元提高至人民幣12,000元,並自2024年8月起,對在入境口岸免稅店購物額外增加人民幣3,000元。個人遊計劃現在新增八個省會城市,使總數達到59個。自2024年12月1日起,深圳的訪客可以申請多次入境簽證,這將進一步支持零售業的復甦。截至2024年7月底,香港接待了約2,500萬名訪客,同比增長52%,其中約1,900萬來自內地(增長47%)。2024年最新的施政報告強調文化、體育和旅遊的融合,以實現經濟多元化,推動大型活動並吸引新興旅遊熱點的訪客,包括來自東盟國家的人士。此外,政府計劃向BUD基金注入10億港元,以幫助中小企業升級運營並將電子商務拓展至中東和東盟,通過吸引更多訪客和刺激本地消費來促進零售及相關行業的發展。
實施全渠道零售策略對於創造無縫且個人化地整合實體店和線上業務的顧客體驗至關重要。人工智能雖然被零售商廣泛使用,但在實體店的應用仍然有限。有效的全渠道零售模型應結合實體店基礎設施與人工智能,以改善供應鏈連接、預測和庫存管理,並減少浪費。根據2023年一項對11,000名消費者的調查顯示,91%的受訪者曾使用實體店的數碼設備,但69%因缺乏員工支援和庫存問題而感到不滿。許多人希望獲得更好的購物體驗而考慮轉換零售商,受訪者同時對網絡詐騙表示擔憂。消費者普遍希望能實時追蹤訂單,對能提供更快送貨服務的品牌更具忠誠度。零售商應該運用人工智能工具來提升全渠道體驗,優化供應鏈以增強庫存透明度,並優先考量網絡安全,以建立顧客對公司的信任。
通過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和購買選擇,並保持一致的品牌形象和卓越的顧客體驗,全渠道零售對品牌提升存在感和銷售非常重要。整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擴增實境和互動體驗等新興技術,可以提升顧客的參與度和個人化體驗。與此同時,員工參與對於提供卓越的顧客服務也不可或缺,然而銷售人員往往面對人手不足和繁瑣工作等挑戰。為了提高營運效率和顧客互動,零售商應該為團隊配備先進技術,優先進行技術培訓,配合數據化的零售管理系統,以優化店鋪營運並強化顧客關係。
從供應驅動轉向需求驅動的零售模式中,有賴數據共享和合作夥伴之間的協作以提高預測準確性,增強個人化的購物體驗。人工智能在自動化需求預測、庫存管理和個人化推薦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使銷售人員能夠向顧客提供實時建議。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通過創建多語言的營銷內容和優化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來簡化操作,從而改善招聘、培訓和整體店鋪營運效率。零售商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數據整合,顯著提升店內營運,重新塑造購物體驗,並加強在整個組織中實施人工智能的策略性需求。
在網絡威脅不斷增加的時代,保護顧客資料和金融交易安全至關重要。根據IBM 網絡安全服務在2023年發表的網絡安全威脅報告,零售和批發業在2022年是第五大受攻擊行業。行業處理大量的個人和金融數據,加上隨著全渠道零售的興起,實體店與網店平台的複雜性,為網絡犯罪分子提供了額外機會。調查顯示,2021年有77%的零售業受訪者遭遇勒索軟件攻擊,而在2020年這一比例僅為44%。零售商有責任實施有效的安全措施,以保障營運完整性,加強安全措施,並提升消費者的信任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