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展望
《2024亚洲零售展望报告》指出,亚洲零售商面临全球经济因素、地缘政治紧张及消费者对定价、服务和产品质量期望上升的挑战。在香港,零售商受到本地消费者出境旅行、访客回流缓慢、高营运成本及货币贬值的影响,2024年的本地生产总值增长预测修订为2.5%-3.5%。2024年上半年零售销售额出现双位数下降,本地在线销售也略有减少。预计新的法规和高成本将在2025年进一步增加营运支出。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劳工处於2023年9月启动「补充劳工优化计划」,允许超过2,400个零售职位的申请,以满足行业劳动力需求方面迈出了积极的一步。
中央政府已将内地居民访港的免税额度从人民币5,000元提高至人民币12,000元,并自2024年8月起,对在入境口岸免税店购物额外增加人民币3,000元。个人游计划现在新增八个省会城市,使总数达到59个。自2024年12月1日起,深圳的访客可以申请多次入境签证,这将进一步支持零售业的复苏。截至2024年7月底,香港接待了约2,500万名访客,同比增长52%,其中约1,900万来自内地(增长47%)。2024年最新的施政报告强调文化、体育和旅游的融合,以实现经济多元化,推动大型活动并吸引新兴旅游热点的访客,包括来自东盟国家的人士。此外,政府计划向BUD基金注入10亿港元,以帮助中小企业升级运营并将电子商务拓展至中东和东盟,通过吸引更多访客和刺激本地消费来促进零售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实施全渠道零售策略对於创造无缝且个人化地整合实体店和线上业务的顾客体验至关重要。人工智能虽然被零售商广泛使用,但在实体店的应用仍然有限。有效的全渠道零售模型应结合实体店基础设施与人工智能,以改善供应链连接、预测和库存管理,并减少浪费。根据2023年一项对11,000名消费者的调查显示,91%的受访者曾使用实体店的数码设备,但69%因缺乏员工支援和库存问题而感到不满。许多人希望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而考虑转换零售商,受访者同时对网络诈骗表示担忧。消费者普遍希望能实时追踪订单,对能提供更快送货服务的品牌更具忠诚度。零售商应该运用人工智能工具来提升全渠道体验,优化供应链以增强库存透明度,并优先考量网络安全,以建立顾客对公司的信任。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购买选择,并保持一致的品牌形象和卓越的顾客体验,全渠道零售对品牌提升存在感和销售非常重要。整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扩增实境和互动体验等新兴技术,可以提升顾客的参与度和个人化体验。与此同时,员工参与对於提供卓越的顾客服务也不可或缺,然而销售人员往往面对人手不足和繁琐工作等挑战。为了提高营运效率和顾客互动,零售商应该为团队配备先进技术,优先进行技术培训,配合数据化的零售管理系统,以优化店铺营运并强化顾客关系。
从供应驱动转向需求驱动的零售模式中,有赖数据共享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以提高预测准确性,增强个人化的购物体验。人工智能在自动化需求预测、库存管理和个人化推荐中扮演著关键角色,使销售人员能够向顾客提供实时建议。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创建多语言的营销内容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简化操作,从而改善招聘、培训和整体店铺营运效率。零售商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整合,显著提升店内营运,重新塑造购物体验,并加强在整个组织中实施人工智能的策略性需求。
在网络威胁不断增加的时代,保护顾客资料和金融交易安全至关重要。根据IBM 网络安全服务在2023年发表的网络安全威胁报告,零售和批发业在2022年是第五大受攻击行业。行业处理大量的个人和金融数据,加上随著全渠道零售的兴起,实体店与网店平台的复杂性,为网络犯罪分子提供了额外机会。调查显示,2021年有77%的零售业受访者遭遇勒索软件攻击,而在2020年这一比例仅为44%。零售商有责任实施有效的安全措施,以保障营运完整性,加强安全措施,并提升消费者的信任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