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智慧. 人力动态
各类货品的零售,包括 ... 显示 较多较少
覆盖: 1. 食品、饮品及烟草 2. 超级市场 3. 燃料及运输设备 4. 衣物、鞋类及有关制品 5. 其他消费品 6. 百货公司 7. 珠宝首饰 8. 药物及化妆品 9. 其他耐用品 10. 电讯设备及电器产品 11. 无店面和不经流动货摊的零售
人力调查
请选择你有兴趣的统计资料。
雇员
空缺
雇员离职
最多雇员数目的职位
最多空缺数目的职位
每月薪酬
宜有教育程度
宜有工作经验
招聘困难
人力需求
AI技术正在各个方面彻底改变媒体和传讯行业,其中重要的应用包括提供个人化的信息、分析消费者数据和预测他们行为,使媒体机构、营销人员和广告商能够更有效地瞄准受众。在数码媒体制作、广告、公关和市场传讯方面,也可利用AI工具用来提供设计建议、生成故事图片、制作脚本及编写文章。虽然AI能够提高创造力和效率,但也存在潜在的版权和法律问题。而人类的创造力、原创性、情商和同理心所衍生的价值,都是AI无法完全取代的。学院和培训机构应该了解从业员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风险,例如当地的道德标准和法规,在AI培训课程中教授如何处理。而从业员亦应自主学习,随时了解媒体和传讯领域中AI的最新发展。
各行业近年於业务上的数码转型速度大幅提升,特别是在电子及电讯业。 许多公司於其业务营运、产品及服务中,都加强借助新型数码工具,加快数码科技的应用。鉴於客户对数据分析服务、定制人工智能及物联网解决方案等的需求不断增加,部分电讯公司拓展其核心业务,从「电讯营运商」扩展至「科技公司」。新的业务模式不仅有助推动其他行业的数码转型,还将为电子及电讯业创造新商机及服务价值。
运输及物流业受到疫情的严重打击,与2018年相比,行业整体人数下降5.5%。 虽然货运界别相对稳定并录得2.7%的温和增长,但客运界别则有19.6%的负增长。超过60%的受访机构表示,在过去12个月里,他们在各个工作职级都面对招聘困难。另一方面,虽然香港正朝著复常的道路前进,大多数受访机构仍倾向在未来计划中加强降低营运成本和精简组织架构的措施。
行业仍然受到新血不足(特别是远洋轮业及本地船舶业)以及高端海事服务专才短缺的问题困扰。2023-24年度财政预算案宣佈将向海运及空运人才培训基金再度注资2亿港元,业界及培训机构宜向当局建议各种新方案,以善用基金吸引更多学生修读海事课程,以及鼓励年轻从业员取得更高资历,藉以建立更强大的人才库。
在疫情过后世界逐渐复常之际,国际时尚品牌和制造商均期望尽快回复销售和生产,为反弹做好准备。香港作为全球时装采购枢纽,从业员要做好准备,以面对设计和生产中数码科技的应用、消费者对 ESG 的期望,以及进一步推动时装纺织业电子商务。有志投身行业的年轻一代,更应放眼全球,并了解大湾区的机遇,包括其庞大市场和对优质产品的需求。
製造科技业受业界人才短缺困扰已久。移民潮导致专业和技术人才外流,加上製造行业人才库补给不足,年轻人对投身及留在行业兴致不高,令人才供应困境雪上加霜。随着传统製造业努力推动数码化转型,先进及智能製造是未来的行业趋势,业界及培训机构需要携手推广先进製造业及相关职业专才教育路径,吸引更多年轻人入行;并鼓励僱主及僱员多善用政府资源来培养人才及提升技能,装备高端技术,成为先进製造专才。
保安服务业的雇员人数从2018年的121,988人增加到2022年的129,921人,增长6.5%或7,933人;增长最多为保安公司(+6.6%;+7,640人)。就职级而言,保安和技术人员增幅最大(+3,110名雇员),管理/专业级别也有显著的百分比增长(+82.1%)。行业的空缺率为5.7%,比上次调查时增加1.3%。此外,在过去12个月内进行招聘的雇主中,有62.4%因劳动力短缺而遇到了困难。 行业出现了长期的人力短缺及招聘困难。
随着科技的急速发展,加上资讯爆炸,印刷媒体及出版业须调整业务策略,推行数码转型,培育一支精通数码化、工业4.0、电子商务及资讯科技系统的科技专业团队,以提高竞争力和增强可持续性。 为应对最新的数码趋势,政府、企业和培训机构需积极参与和培育人才,以支持人才发展。因应印刷媒体和出版行业不断采用新技术,员工和年轻毕业生必须培养相关技能和商业思维,以便在这个急速发展的领域把握机遇。
房地产科技的兴起,驱使房地产市场运用创新科技发展新的数码化产品及服务,以提升客户体验及作出明智的投资和物业管理的决策。人工智能、沉浸科技( AR、VR) 、 物联网(IoT) 、大数据分析、区块链及无人机等是主要的房地产科技趋势。然而,香港房地产科技的发展仍处於初步阶段,面对著科技急速发展的势头,当中的増长正预示著未来巨大的机遇,未来业界对拥有强大数据分析能力、能应用房地产科技提供具灵活性和创造性的业务解决方案和客户体验的人才会很渴求。
政府宣布的《香港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为香港在2050年实现车辆零排放的未来定明了方向。虽然电动车在本地市场急速冒起,但现时市场主流的燃油车仍存在庞大的维修需求。在商用车方面,本地的专营公共巴士公司,亦陆续引入将电动巴士及氢能巴士,使本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多元化。机电一体化是未来大势所趋,汽车业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令新能源汽车可以持续在本地发展,而培训课程亦要配合业界需要,让从业员有效掌握当中的专业技术。
立即订阅
本人同意透过上述提供资料定期接收行业更新资料(例如新出版报告、活动)。本人明白可随时电邮vtc_mps_stat@vtc.edu.hk取消此项服务。
感谢您的订阅
会计业
先进制造业
汽车业
银行及金融业
美容及美发业
建筑、土木工程及建设环境业
饮食业
机电工程业
电子及电讯业
时装及纺织业
健康护理及保健业
酒店业
创新及科技业
保险业
珠宝及钟表业
海事服务业
媒体及传讯业
商品贸易及电商业
印刷媒体及出版业
房地产服务业
零售业
保安及纪律服务业
旅游业
运输及物流业
我们使用cookies来增强你浏览本网站的体验。详情请参阅我们的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