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智慧. 人力动态
银行; 接受存款公司; 投资及控股公司; 私人贷款及有关公司; 证券经纪公司 ... 显示 较多较少
覆盖: 1. 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及外国银行代表办事处 2. 接受存款公司 3. 投资及控股公司 4. 私人贷款及有关公司 5. 证券经纪公司 6. 商品期货(包括金融期货)及贵金属经纪/交易商 7. 股票、黄金及期货交易公司,以及银行及金融业内的法定机构 8. 兑换商及外汇经纪/交易商 9. 投资顾问/资产管理公司 10. 其他与金融有关的公司
人力调查
2021年 提示
经理
050010
主管/主任
072821
文员
045334
其他辅助员工
06894
总数
0175059
0589
空缺率: 1.2%
01521
空缺率: 2.0%
0614
空缺率: 1.3%
0124
空缺率: 1.8%
02848
空缺率: 1.6%
所有百分比均四舍五入至最接近的0.1%。
03273
流动率: 6.5%
06884
流动率: 9.3%
04695
流动率: 10.2%
註: 数字不包括其他辅助人员。
註: (1) 数字包括其他辅助人员。 (2) 其他金融机构包括投资及控股公司、私人贷款及有关公司、商品期货(包括金融期货)及贵金属经纪/交易商、股票、黄金及期货交易公司,以及银行及金融业内的法定机构、兑换商及外汇经纪/交易商及其他与金融有关的公司。
94.0%学士学位
72.5%学士学位
52.6%中四至中七
64.6%10年以上
39.0%多於2至5年
30.3%1至2年
32.3%多於2至5年
42.9%1至2年
91.3%学士学位
49.8%学士学位
34.2%副学位
62.7%中四至中七
47.3%10年以上
47.0%多於5至10年
76.6%多於2至5年
83.7%1至2年
90.2%学士学位
40.7%学士学位
37.3%副学位
54.8%中四至中七
註: 其他金融机构包括投资及控股公司、私人贷款及有关公司、商品期货(包括金融期货)及贵金属经纪/交易商、股票、黄金及期货交易公司,以及银行及金融业内的法定机构、兑换商及外汇经纪/交易商及其他与金融有关的公司。
50.1%多於5至10年
65.2%多於2至5年
74.6%1至2年
第一
缺乏具相关经验及训练的职位申请人
第二
服务条件/薪酬未能符合求职者的要求
第三
专上院校有关学系(例如工商管理、银行及金融等)毕业生人数不足
每年平均增长
01.0%
2021
实际
0170889
2025
预测
0177971
註: (1) 数字包括雇员及空缺数目。 (2) 数字不包括其他辅助人员。 (3) 人力预测是基於由行业相关的经济指标所建立的统计模型。这些经济指标反映行业在本地经济,人口和劳动市场的重要变化。
金融科技及发展方向
金融机构应采用金融科技及相关技术,更适切地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提升客户体验。在数码化转型过程中,一套新的能力极为需要。从业者需要重新学习或提升自己的技能,以赶上最新的发展,而为了掌握新兴技术的应用,他们需拥有精通科技才能。尽管金融科技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数据私隐和网络安全等方面也不容忽视。
科技人才的渴求
科技的进步正重新塑造银行和金融业的人力状况。不论规模大小,金融机构都尽最大努力更新其原有的系统,并依赖科技来提高营运效率和改善顾客体验。机构还需要敏捷和适应能力强的人才,以应对变化并面对未来的挑战。雇员应理解如何有效地应用新的科技以实现机构的目标。
会计业
汽车业
美容及美发业
建筑、土木工程及建造环境业
饮食业
机电工程业
电子及电讯业
时装及纺织业
酒店业
出入口及批发业
创新及科技业
保险业
珠宝及钟表业
管理及督导训练
制造科技业
海事服务业
媒体及传讯业
印刷媒体及出版业
房地产服务业
零售业
保安服务业
旅游业
运输及物流业
房地产科技的兴起,驱使房地产市场运用创新科技发展新的数码化产品及服务,以提升客户体验及作出明智的投资和物业管理的决策。人工智能、沉浸科技( AR、VR) 、 物联网(IoT) 、大数据分析、区块链及无人机等是主要的房地产科技趋势。然而,香港房地产科技的发展仍处於初步阶段,面对著科技急速发展的势头,当中的増长正预示著未来巨大的机遇,未来业界对拥有强大数据分析能力、能应用房地产科技提供具灵活性和创造性的业务解决方案和客户体验的人才会很渴求。(中文版报告将於稍后上载)
政府宣布的《香港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为香港在2050年实现车辆零排放的未来定明了方向。虽然电动车在本地市场急速冒起,但现时市场主流的燃油车仍存在庞大的维修需求。在商用车方面,本地的专营公共巴士公司,亦陆续引入将电动巴士及氢能巴士,使本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多元化。机电一体化是未来大势所趋,汽车业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令新能源汽车可以持续在本地发展,而培训课程亦要配合业界需要,让从业员有效掌握当中的专业技术。
专业技术人才对於研究和创新是极其重要的,技术人才运用其专业知识、开发设备及基建系统和维持它们的运作,支援创新及研究人员开发他们的发明。鉴於这些技术职位的高需求和重要性,各方应投放更多资源和努力,建立和扩大香港自身具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库。加上香港的竞争优势,尤其「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所带来的科研及巨大商机,香港能够继续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中文版报告将於稍后上载)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著重於企业的行为和非财务表现。随著社会及环境议题日益受到重视,不少大型珠宝公司已加入相关组织,承诺遵守道德、人权、环境及社会责任方面的规范,它们会要求供应商符合ESG要求,故原材料供应商及珠宝生产商,均需要关注其ESG的表现,以符合伙伴机构的要求及提升自身竞争优势。
随着香港人口不断老化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肆虐,市民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此外,针对痛症的保健服务近年需求大增,巿民对体适能、运动与健康的重视程度亦日益增加,并将保健食品视为生活必需品。这些因素促进了本港美容保健、养生及相关产业急速扩张和发展。为提升竞争力,业界加强资讯科技的应用,包括透过分析大数据,掌握消费者的喜好,推出更切合客户个人需要的美容保健及养生服务;及利用社交媒体作进一步宣传及推广。鑑于一些美容保健及养生项目或涉中医或西医范畴,业界在推出各种服务时,须加留意,以免干犯相关法例。
在疫情的催化下,整个运输和物流业正在加快数码化的步伐,为行业各领域带来各种新技术发展。 使用增强的电子物流解决方案、物联网(IoT)、数码技术和人工智能(AI)是其中的一些新发展以加强营运和创造竞争优势,应对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期望。
零售业受到新冠肺炎的重创。早已展开数码转型且拥有稳健电子商贸网站和零售科技的零售商均能随机应变,使运作符合疫情限制、满足新的顾客需要和创造销售。相反,尚未开始数码转型又或没有电子商贸平台的业者,收入和顾客均有损失。因此,零售商看到发展新零售的必要性,一种综合零售交付模式,通过全渠道策略融合电子商贸和线下体验,以增强顾客体验。在全面融合线上线下的新零售模式下,零售商努力令购物不限于店内体验、网站或手机网购,而是关乎顾客在每一个接触点对品牌的每一种体验。零售方向的革新,推动零售商审视顾客行为、检视提供商业视野的数据、研究他们需要创造的顾客购物旅程,以及迈向业务营运数码化,以提升效率和一致性。
媒体及传讯业的从业员向来都乐於拥抱先进科技,为读者、观众和潜在消费者创造新体验。电子商务市场在后疫情时代持续扩张,人工智能、延展实境和虚拟实境技术、全新沉浸式虚拟世界——元宇宙,均为这个充满活力的行业开启更多商机。要在这多变的环境下,聘请和挽留具经验的员工设计和提供崭新服务,是雇主面对的挑战之一。
新型冠状病毒病的困境已蔓延至全球几乎所有行业,但款待业的情况尤其严峻。酒店业为求存,而转为指定检疫酒店,另外也继续推出宅渡假、日间住房和延长住宿计划等,以维持业务。当来自全球的商务旅客与本地消费者继续凝聚动力,加上香港在大湾区的策略角色,酒店业有望从萧条中逐步反弹。
正当2022年初一线曙光初现之际,高度传染性的Omicron变种病毒一轮猛攻下令市民顿感手足无措,在各方期待已久的农历新年庆祝活动前一个月左右全面禁止晚市堂食。业界再次面临重挫。 尽管如此,凭藉政府支持本地消费、文化旅游与大湾区多目的地旅游计划,业界持份者可配合大湾区合作伙伴的优势,在复常后携手构建长远的国际美食枢纽。有热忱及有志提升业界至更高层次的人力将会需求甚殷。
立即订阅
本人同意透过上述提供资料定期接收行业更新资料(例如新出版报告、活动)。本人明白可随时电邮vtc_mps_stat@vtc.edu.hk取消此项服务。
感谢您的订阅
银行及金融业
我们使用cookies来增强你浏览本网站的体验。详情请参阅我们的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