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數據智慧. 人力動態

美容及美髮業

髮廊; 美容院、健康及水療中心; 美甲中心; 產品批發及出入口公司; 產品批發、出入口及零售公司; 培訓學校 (美容/美髮/化妝/美甲)

美容及美髮業內部橫幅

行業展望

 

自2020年三月以來,新冠病毒疫情迅速蔓延至世界大部分地區,對全球和本地經濟帶來全方位打擊。「二零二零年第三季經濟報告」指出,香港經濟的整體表現在第三季稍見改善,但內部需求情況仍然疲弱。政府統計處早前公佈,2020年9月份零售業銷售按年下跌12.9%,當中 「藥物及化妝品」的銷貨價值下跌45.9%。隨著本港出現第四波疫情及「保就業」計劃於11月不再提供支援,預計各企業有機會出現裁員情況,勞工市場將進一步惡化,本地經濟前景仍面對一定的不確定性。

疫情期間產品零售界別面對最嚴峻的衝擊,同時亦加速了數碼轉型。大型企業加強運用大數據分析及預測顧客消費模式,並引進更多人工智能和擴張實境等技術去發展應用程式,為顧客提供不同體驗和更多「個人化」的美容及美髮產品服務(如皮膚、頭髮或頭皮檢測服務等)。此外,越來越多企業與關鍵意見領袖(KOL)/YouTuber 合作宣傳產品。有部份產品零售商亦鼓勵或要求前線員工(如美容顧問等)透過智能電話定期進行直播或安排視頻,介紹及推廣產品並即時解答顧客的詢問。

疫情改變物流供應鏈及業務運作模式。例如為減輕存貨的風險,部份企業紛紛不再自設存倉,改為倚靠物流公司的倉存服務,務求更有效地控制貨物數量。此外,在業務營運方面,企業亦增加使用各種網上銷售渠道。例如與網上直播視頻平台(例如Big Big Channel等)合作,進行產品直銷;透過不同網上購物平台(例如HKTV Mall、天貓、京東、阿里巴巴等)和構思增設相關網上「限期限定店」作銷售及宣傳推廣之用。由於部份產品批發企業以中小型為主,相關的改變有助他們進一步減低營運成本。

疫情期間美容院被政府三度要求停業下,越來越多美容院開始透過各種方法接觸客人。例如透過網上平台或網站加強進行銷售護膚產品、要求其美容顧問/美容師透過智能手機的視像功能提供皮膚諮詢服務和建議合適家居護理方案等。一些較大型的美容連瑣集團更提供美容療程網上預約服務,顧客可選擇地區、指定醫生或美容師為他們提供不同美容服務。

在疫情期間,各種美髮服務的需求減低。為吸納更多客群及長遠拓展業務,美髪從業員(如髮型師、電染技術員等)透過進行拍攝及影片製作技術,把最新的美髪造形展示品上載到社交媒體平台作宣傳及推廣繼續成為主要趨勢。

近年,頭髮和頭皮護理及抗衰老等護理服務的發展潛力日漸擴大,主要由美容院或美容集團提供各種產品及儀器針對相關服務。由於這市場仍處於發展中階段,公眾人士對其產品和服務認識有限,故暫未能吸引年青人投身發展。

疫情令航空業大受打擊,多間航空公司出現大規模裁員。有個別美容業非牟利專業組織為受影響的空中服務員提供醫學美容專業證書課程,協助他們掌握新技能及事業轉型。有部份空中服務員紛紛轉型及投身美容業,例如他們會購入美容儀器及接受專業訓練,透過租貸商業單位或和美容院合作提供美容療程服務。由於美容業入行門檻較容易,而空中服務員已擁有良好顧客服務技巧,業界期望吸引更多空中服務員投身美容業發展。這批潛在的新力軍有助美容業的人力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