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數據智慧. 人力動態

美容及美髮業

髮廊; 美容院、健康及水療中心; 美甲中心; 產品批發及出入口公司; 產品批發、出入口及零售公司; 培訓學校 (美容/美髮/化妝/美甲)

美容及美髮業內部橫幅

行業展望

挑戰

2024年第三季實質本地生產總值下跌1.1%。同時,隨着市民消費模式改變,私人消費開支仍然疲弱,繼續下跌1.3%。

內地依然是2024年最大的訪港旅客市場。近年,內地訪港旅客以年輕群體為主,與以往旅遊喜好不同,他們熱愛深度遊及多元化體驗。匯率變動(港元與人民幣)及內地政府與東南亞國家等地達成入境旅遊的互相免簽屬重要因素,影響他們選擇來港旅遊。

內地近年實施更多便利港人北上消費的措施,港人北上消費已成為常態。國內電商平台亦推出多項免運費到香港的優惠措施,令消費者更願意嘗試及使用國內電商平台進行網購。此外,內地品牌近年亦越受港人青睞。例如內地化妝品產品種類多、其價格優惠,吸引更多香港消費者購買。隨着港人北上增加,更多國際品牌進入內地市場。為吸引消費者的垂青,本地零售商需進行更激烈的價格競爭,吸引消費者,故影響其零售利潤。

疫情過後,行業希望爭取於最短時間復甦引致對美容師及相關從業員的需求大增。為搶人才,業內人力競爭加劇,例如美容師的入職薪酬及福利水平大幅提高等。

「共享工作室」的概念受業界歡迎,符合了年青一代(如千禧世代)選擇職業和工作的喜好(如成為「斜槓一族」)。他們較注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往住不願意在固定時間及地點上班、亦不習慣長時間工作。以美容業為例,年青僱員普遍傾向選擇尋找醫學美容機構「治療師」職位(以操作儀器為主)及工作,原因是傳統美容院所提供的美容療程之工序流程相對繁複和消耗體力。

機會

隨着消費者習慣的改變,線上購物需求增加。業界需善用社交媒體平台進一步推廣和營銷美容及美髮產品及服務,亦可考慮通過與網紅和關鍵意見領袖(KOL)合作,提供便捷的線上購物體驗。隨著政府進一步擴大「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並拓展至旅遊及個人服務界,此措施相信有助業界進行數字化轉型。

近年,消費者亦越來越重視美容及美髮產品的成份及配方。部份消費者特別關注身體和心理健康,追求有機和天然產品。此外,消費者亦增加對環保和可持續產品的關注,故品牌需要調整策略,推出更多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產品,滿足消費者需求。

為進一步支援及改善本地營商環境,《2024年施政報告》已推出一系列的措施,當中包括再推「還息不還本」計劃,向「BUD專項基金」注資1億,以及打造香港旅遊新面貌,發展盛事旅遊經濟及鞏固傳統旅遊吸引力等。隨著中央政府在2024年12月起恢復深圳市戶籍居民赴香港「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除可刺激香港的旅遊、餐飲和零售業及注入新動能外,亦助改善美容及美髮業的持續發展。

疫情過後,「共享工作室」場所的模式吸引了更多美容或美髮從業員以自由工作者/自僱人士形式租用場地。他們可以較低的成本創業,靈活地管理工作日程,工作時間變得更具彈性。除備相關的專業技能外,他們需擁有拍片技巧及利用社交媒體宣傳自己的作品,便能吸引更多客戶。同時,行業亦有聲音質疑在「共享工作室」內提供各種美容或美髮服務的專業水平,甚至和其從業員之相關技能是否能達致認可水平。鑑於現時未能對這類營運模式進行足夠的監管,因此業界認為客人在此類場所接受美容或美髮服務時的保障或相對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