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
培训需求
- 资讯科技 -
第一
应用开发工具/编程语言
第二
基本资讯科技工具在业务的应用
第三
资讯及系统保安
第一
应用开发工具/编程语言
第二
资讯及系统保安
第三
项目管理及设计
- 研究与开发 -
第一
专业技能
第二
设计思维
第三
研究方法
第一
研究方法
第二
设计思维
第三
专业技能
要求从事创新科技业务的上市公司引进非本地人才来港
为汇聚世界各地的人才,建议政府考虑对上市公司加入一项特殊规定,即从事创新科技业务的公司必须从海外或内地引进一定数量的研发专家和/或招聘一定数量的本地人才研发人员,才能在香港主板或创业板上市。
减税或其他奖励措施鼓励在内地就读的毕业生毕业后回港
除了吸引海外青年人才来港工作外,还有不少香港居民子女在内地城市接受专业培训,政府应考虑制定政策,为人才提供住房津贴和税款宽减,以吸引他们到香港或大湾区城市寻求职业发展。「企业对政府」或「政府对企业」的商业模式
「企业对政府(B2G)」模式为企业向政府销售产品和服务提供平台,而「政府对企业(G2B)」模式即政府销售予企业。 G2B 伙伴关系对政府特别是提供基础设施服务非常有效。政府可以通过私营部门,对创新产品进行更多尝试,以增加对创新和技术的投资,从而促进行业发展。教育公众香港创新科技发展的愿景
政府应继续向公众宣传香港成为国际化的创新科技中心的愿景,特别是劳动人口、年轻一代以及家长,让他们了解政府非常重视人力发展、创业和科技。政府亦应继续与香港的研发中心和机构合作,如香港科学园、数码港、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及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五个政府资助的研发中心。放宽非本地副学位毕业生的入境安排
2022年施政报告宣布,将放宽「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将逗留期限从一年延长至两年,以方便他们留港或来港工作;并以试行形式扩展该安排至本港大学大湾区校园的毕业生,为期两年。训练委员会认为有关措施有助吸引非本地人才在香港发展其事业。然而,值得考虑将这项安排涵盖至非本地的副学位毕业生,允许他们留港两年以便寻求就业机会。提供更多资源培训技术人员
政府亦应考虑降低技术职位的入职要求,由学位到副学位,因为部分的技术岗位需要的是实践技能和知识的应用,而不仅是学术要求。
培养和建立技术人才
对於培训机构来说,培育具有扎实编程和编码技能基础的学生是最重要的,这样他们才能充分理解程式背后的原理,并从中获益。透过这个方法,学生能够从容地管理和回应快速转变的编程语言。此外,学生亦能具备使用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基础设施和安全、数据库软件、互联网网络发布等方面的数位能力。增强课程内容学习中国内地已发展的高端科技
为了装备学生在大湾区的科技公司工作,课程内容不单学习西方国家的平台和软件,还应额外涵盖在中国大陆已建立的高端科技及其技术平台,学生应熟悉内地技术,尤其是在香港越来越广泛使用的软件平台,如阿里巴巴、百度、华为、腾讯、小米、金蝶等,以增强学生在市场的竞争力。提供跨学科课程装备非资讯科技学科的学生掌握资讯科技知识和技能
在今天科技主导的环境下,掌握资讯科技的技能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通用技能之一,以保持其竞争力。因此,培训机构应提供跨学科课程,装备非资讯科技学科的学生,以便他们掌握基本的资讯科技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学习编程。提供更多专题为本的研习及实战体验
透过专题为本的研习,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可能面对的问题及情境,从而了解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为促进学生获取创新和科技发展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培训机构应准备和创造实际的学习环境,以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考、研究和协作的技能。培育学生未来所需的技能
除了硬件的技能以外,培训机构亦应培育学生具备创造力、想像力、好奇心和应变能力,并学懂互相尊重和职场操守、接纳他人的想法和价值观,并懂得应对在开发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时遇到的失败和挫折。提供中国内地认可的在职资讯科技证书培训
随著越来越多的公司使用中国内地的软件和解决方案,行业对内地专业认证的需求不断上升。培训机构应为资讯科技从业员提供更多培训课程,协助他们学习内地软件及解决方案,获得专业认可的资历,提高他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技能提升和再培训
培训机构应继续提供培训课程,帮助从业员提升数码技能及学习运用数码工具,尤其是对从事传统工作岗位的从业员,以助他们适应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岗位。通过与领先公司的合作向家长推广这些项目
培训机构应与创新及科技行业的龙头公司合作,向家长推广从业员在不同行业的发展前景,藉此激发他们的兴趣。透过这个方法,家长才能明白行业的发展,并建议子女选择学习科学及科技学科,对他们的职业选择产生更直接的影响,投身创新及科技行业。向教师注入创新思维
通过培育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师,方可带领学生进行高质素的专题为本研习,并加强学生的批判思考、创造力、好奇心、理解力以及提问技巧,激发学生的创新理念,以达到学习成果。这些都是创新科技人才的重要特质。
推广香港的创新及科技成就
业界应向公众推广本地的创科成就,展示他们的研发成果如何帮助经济繁荣和改善普罗大众的生活质素。支持社区举办创科活动
业界亦应提供更多支援予社区举办有关创科的活动,让年轻一代体验香港的创新及科技成果,继而吸引更多学生修读STEM相关的学科。
创新产品经验共享
鼓励雇主向员工和行业合作伙伴分享他们发展创科项目的经验,让公司分辨技术的缺口,加以改进,并能提高效率和生产力,促进领导能力。投放资源为员工提供深入的在职培训
雇主应投放更多资源於员工的发展,例如向员工提供新科技和市场策略培训课程,或针对技能为主的在职培训,以提高工作绩效。与培训机构合作支援具商业及市场触觉的研发专才
为了有效地将研究成果商业化,雇主应与培训机构合作,支援研发专才,使他们具有商业和市场的触角。雇主的大力支持是重要的一环,将研究成果与公司的生产结合起来,提高研究的质素,并根据科研的开发结果实施可行的创新项目或解决方案。实施弹性工作安排
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灵活具弹性的工作安排已成为现今职场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公司实施灵活的工作安排,有助挽留员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招聘弹性,亦可降低营运成本。申请政府资助计划
建议雇主积极申请和利用政府的资助计划,填补投放创新项目所需的资源。在政府资助津贴下,雇主能够采用不同技术来落实创新方案和数字化转型,从以增强竞争力,面对挑战。
持之以恒地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员工透过学习新科技及不断应用知识,累积经验。事实上,终身学习需要抓紧学习及实践的机会。市面上有不同的途径可以增值自己,例如通过网上学习平台、书籍和培训课程,而通过网络、行业资讯及追求专业认证资格,亦是另一种的专业学习模式。探索不同机会扩阔视野
创新重视新思维和多角度的观点,员工应把握不同机会扩阔视野,体验大湾区和其他国家有关创科的发展。勇於创新积极参与项目累积经验
建议员工积极参与不同类型的项目,获得更多技能和累积经验,为未来的发展装备自己。成为职场导师分享和培养创新文化
员工应将自己视为培养创新文化的先驱者,创新文化的氛围将促进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注入创新思维,并提高其他员工的参与度和生产力。员工应与雇主携手合作共建创新,为行业和社区带来转变。积极主动及增强解难能力
除了创科发展所需的专业技能外,员工应预计将面对的挑战,并主动发挥其解难能力。因此,员工应该更积极地利用数据分析问题的根源,寻求有利於业务的解决方案。能够与整个团队相处融洽及建立牢固关系的员工,是雇主期望创科专才具备的重要素质。培养创新的兴趣
真正对创新感兴趣的员工,会有动力和渴求深入了解当前的科技,并自行探索新科技。希望加入有关行业的员工,尤其是应届毕业生,选择投身行业之前应考虑自己的兴趣范畴,方可带来的职业上的成就和自我满足。另外,应届毕业生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创业,尤其是没有创业精神的人,即使不愿意冒险或投身於新创业务的,也可以效法其他人将自己的技能和知识贡献到工作的岗位上,为行业出一分力。